《歲朝清供圖軸》 歲朝指農歷元旦,歷代畫家特別是文人畫家都喜歡在這一天繪制《歲朝清供圖》,作為新年伊始的首幅作品。吳昌碩作為一名文人畫家,也幾乎每年都畫《歲朝清供圖》,且多所變化,其最大的特點是很少取材于牡丹,他在《缶廬別存》中有一段話披露了其用意,文曰:“己丑除夕,閉門守歲,呵凍作畫自娛。凡歲朝圖多畫牡丹,以富貴名也。予窮居海上,一官如虱,富貴花必不相稱,故寫梅取有出世姿,寫菊取有傲霜骨,讀書短檠,我家長物也,此是缶廬中冷淡生活?!贝硕卧拰懹?889年,而在這幅1915年的《歲朝清供圖》中仍然不見牡丹形象,其時吳氏的生活已有了極大改善,但仍不畫牡丹,可見其富貴不移初志的高雅人格與畫品。
《荷花圖軸》 右上方以篆書自題:“石師潑墨,往往如此。乙巳秋中吳俊卿?!扁j“吳俊之印”白文印。乙巳為清光緒三十一年(1905年),吳昌碩時年62歲。
《天竺水仙圖軸》 本幅款署:“群仙祝壽。擬范湖居士。己酉吳俊卿?!扁j“昌碩”白文印?!凹河稀睘榍逍y元年(1909年),吳昌碩時年66歲。
《玉蘭圖軸》 款署 :“木筆年年紀歲華,昌碩?!扁j“昌碩”白文方印。右下自題五言詩:“風過影玲瓏,簾開雪未融。色疑來蜀后,光欲奪蟾宮。不夜云歸晚,無暇玉鑄工。青蓮真失計,貪賦鼠姑紅。己酉夏四月,安吉吳俊卿?!扁j“倉翁”白文方印、“古鄣”白文方印?!凹河稀睘樾y元年(1909年),作者時年66歲。此幅當屬詩書畫有機結合的佳作。
“大師”、“巨匠”、“超一流”……這樣的評價稱謂,吳昌碩當之無愧。
吳昌碩(1844-1927),浙江安吉人,是我國近代著名的金石書畫大師,西泠印社首任社長。作為開宗立派的變法大師,吳昌碩對后來的繪畫、書法、篆刻等影響極大。他詩、書、畫、印皆精,以金石入畫入書,同樣也以書畫入金石。海派巨擘任伯年對吳昌碩以石鼓文的篆法入畫拍案叫絕,并預言其必將成為畫壇的中流砥柱。吳昌碩擅長寫意花卉,由于他書法、篆刻功底深厚,他把書法、篆刻的行筆、運刀及章法、體勢融入繪畫,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,氣勢雄壯。
吳昌碩自稱“三十學詩,五十學畫”,可能是他自謙的一種表達,但是從傳世作品可以看出他在繪畫上真正有所體悟是在五十歲以后。相較于書法篆刻,吳昌碩繪畫起步確實有些晚,但是成就卻是非常驚人的,可以說是“大器晚成”。他自己說:“我平生得力之處在于能以作書之法作畫?!薄耙詴氘嫛?、“書畫同源”是中國畫基本的藝術理論,吳昌碩的繪畫經歷可以印證,書法對繪畫創作確實有很大的影響。書法、繪畫雖然形式不同,但兩者追求的意境、格調卻是高度一致的,吳昌碩“作書之法作畫”恰恰是多少畫家汲汲求索的創作之道。